段广玉展示新捕捞出水的大闸蟹。人民网 李欣阳摄
清晨,洪泽湖畔薄雾未散,江苏泗洪县临淮镇胜利社区蟹塘边,段广玉和工人拉网起蟹。
49岁的段广玉是胜利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养蟹20多年,手下166亩蟹塘,他还是当地知名的“蟹塘主播”。上得岸来,他把螃蟹倒进大桶,随手捞起一只拿到直播镜头前:“看,壳青肚白,螯强色艳!大伙儿注意,公蟹肚脐三角尖,母蟹的是圆弧。”话音刚落,屏幕上弹出一笔20箱的订单。
老段做直播已有5年,“论口才我比不了专业团队,但咱家大闸蟹那是杠杠的,直播间里看得见,蟹塘也看得见,我们拍的养蟹日常大家也爱看。”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大闸蟹迎来备货旺季,老段一天能卖出2000多斤。蟹塘边库房里,村民们埋头捆蟹,红绳在指尖翻飞,“泗洪大闸蟹”的礼盒越装越多。“麻利的一天挣七八百,我慢些也有三百多。”村民王云边捆边笑着说。
“泗洪大闸蟹”陆续上市,蟹农们一早忙着打包。受访者供图
老段螃蟹生意风生水起,去年销售额达3400万元。作为社区干部,他也不忘带动乡亲,一度挨家挨户做工作:“现在市场认精品,养1只优质蟹要比2只普通蟹赚得多。”于是,陆续有蟹农压减蟹塘密度,改用小鱼、玉米喂养,1只三两半的精品蟹能卖到五六十元,胜利社区蟹农每亩净收益要比过去增加约2000元。
“90后”孟颖是位“蟹二代”,从小在蟹塘边长大,2017年回到临淮镇和父亲经营蟹塘。6年前,一段随手拍的“蟹塘喂料”视频意外走红,让她一天涨粉上万,孟颖干脆成立合作社,做起电商来。不光自己卖蟹,她还为电商头部主播供货,“先把‘泗洪大闸蟹’的品牌立起来,再做稳定供应链”。
泗洪跻身“中国螃蟹之乡”既靠拥有国家地理标志的品质好蟹,也靠实打实的政策支撑。2022年,县里推进全民创业,每年开展五六次电商培训,还举办“118@助创”直播活动,给像段广玉、孟颖这样的创业者搭建展示平台。如今,光临淮镇就有20多家成规模电商水产企业,150多名青年返乡创业。
电商东风下,泗洪蟹农的日子愈发红火。“电商不光让蟹农多挣钱,还带活了物流、包装产业。”泗洪县创业办相关负责人说,从前蟹农守着蟹塘盼市场,现在借助直播电商卖得更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