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从“生存之战”到“传承之战”
江苏女垒完成全运会四连冠
北京时间11月18日,广东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的欢呼声震彻全场。随着江苏女垒队员完成最后一记精准接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垒球项目冠军归属尘埃落定——江苏队以4比3力克辽宁队,将金牌收入囊中。这枚金牌意义非凡,不仅让江苏女垒成为全运会垒球项目史无前例的“四冠王”队伍,更标志着这支曾挣扎求生的队伍,彻底完成了从“生存之战”到“传承之战”的华丽蜕变。
赢得冠军的那一瞬间,可能是最后一次以球员身份站在赛场上的六届全运会元老李欢与年轻队友们相拥而泣,尽情释放着夺冠的狂喜。“这是最好的结局!”泪水与笑容交织在姑娘们的脸上,没人比她们更清楚,这份四连冠的荣耀来得何等艰难。
时间拨回2005年十运会前夕,江苏女垒还是宋秋元指导临时拉扯起来的一支“三无队伍”——无场地、无器械、无实力。彼时的全运会征战,对她们而言是一场关乎队伍存续的“生存之战”。当时也没人能预料到,这支在困境中起步的队伍,会在未来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缔造中国垒球界的神话——从十二届全运会首度夺魁到十四届全运会实现三连冠,再到全国锦标赛12连冠。江苏女垒用自己的拼搏赢回了荣耀,逐渐成为令对手敬畏的“超级霸主”。
然而,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征程,给这支冠军之师出了道前所未有的难题。根据赛事新规,每支队伍上场9名队员中至少5人是2003年后出生,这意味着江苏队必须以“5老带10新”的新老结合阵容出战。而更难的是,这10名年轻队员大多是全运会赛场的“新兵”,更没有经历过全运会决战的艰难。
小组赛阶段,以全新阵容出战的江苏女垒,球队的“软肋”便暴露无遗。1比5惨败给辽宁队的结果,不仅让对手嗅到了从霸主手中夺走冠军的可能,更让江苏队的队员们承受了巨大压力。决赛再战辽宁队,赛场成为精神传承的最佳见证。场上,李欢等老将沉着冷静,每一次挥棒、每一次防守都精准果断,用经验稳住局势;年轻队员则敢打敢拼,将训练成果发挥得淋漓尽致。场下,未上场的队员们嗓子喊到沙哑,用最热烈的呐喊为队友助威。
当最后一球被稳稳接杀,姑娘们冲向场地中央,尽情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老教练宋秋元在赛后则语重心长地说,体教融合的发展路径与严格的队伍管理,才是江苏女垒“常胜”的关键。“但更重要的,是咱们这支队伍的精神传承。”
“看到年轻队员扛住了压力,我们很欣慰。经过这一战,未来的她们肯定会比我们更好。”当颁奖仪式结束,欢呼的人群逐渐散去,江苏女垒的老将们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压力。从2005年的“生存之战”到如今的“传承之战”,江苏女垒用四连冠的传奇证明,奉献、拼搏、坚韧、协同的女垒精神,早已在这支队伍中深深扎根并将代代相传。(黄夕寅)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