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跑了50多年船,如今还频繁往返于江岸与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之间,顺着老周所指方向望去,两只江豚正浮出水面呼吸换气。“这些年,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江豚,多的时候有12头,早上六七点、晚上五六点,是它们最活跃的时候。”
长江江豚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微笑天使”,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指示性物种,过去因工业和船舶污染,长江水质恶化,江豚种群数量逐渐下降。2017年长江江豚科考数据显示,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种群数量少于大熊猫,呈现极度濒危状态。
长江南京段。人民网 俞杨摄
自2016年1月中央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后,长江流域各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了力度空前的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如今,长江流域江豚种群数量正不断增加。
新济洲是长江干流进入江苏段的第一站,岛屿面积8.7平方公里,因水产丰富吸引众多渔民定居。2000年,南京江宁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岛上1123户3668位原住民有序搬迁离岛,岛屿转型为生态保护区。
2016年8月,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获批成为我国首个长江洲滩型国家湿地公园,也是南京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江豚在新济洲安家。这里还设置了长江江豚救护基地,就近帮助受伤的江豚。
建在新济洲上的南京长江江豚救护基地。人民网 俞杨摄
“活跃在新济洲周边水域的江豚,已经从2016年的16头上升到了32头。”潘小玲在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了7年多,对这里的江豚习性和数量变化如数家珍。
除了珍稀鱼类增多外,今年岛上还发现了丹顶鹤、白枕鹤、三趾鸥、鸿雁四个珍稀物种。去冬今春,岛上监测到超过6万只花脸鸭,创下历史新高。截至今年5月,岛上各类生物资源达到1937种,鸟类231种。
新济洲段长江沿岸,小天鹅伴随货物船只飞翔。南京市委网信办供图
漫步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近观水草依依、林木繁茂、群鸟嬉戏,远眺长江潮起潮落,不时有江豚逐浪戏水。
初秋的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人民网 俞杨摄
新济洲的变化,只是江苏省长江大保护的一个缩影。多年的铁腕治污和绿色转型,江苏的天空更蓝了、河湖更清了、绿色发展动力更强了。如今的长江两岸,正渐渐实现水清岸绿,不断谱写着“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