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南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向阳花”志愿服务团走进星月社区,开展“心育筑暖阳,协作绽光芒”主题活动。团队融合专业知识与前沿科技,将心理健康关怀、红色基因传承融入趣味互动,为社区儿童带来温暖心灵与启迪智慧的体验,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实践育人使命。
AI解码“房、树、人”,探秘童心世界
活动开篇,学科语文专业志愿者季剑以动画视频《我的情绪小怪兽》开启心育之旅,引导孩子们认识情绪。随后的“房树人”(HTP)心理绘画测试环节,孩子们自由创作,用画笔勾勒心中的“房、树、人”。不同于传统心理分析,志愿者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绘画作品进行心理投射分析,从画面元素、色彩运用中,初步评估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情绪特征与个性倾向。
有孩子在画中用鲜艳色彩描绘房屋,AI 分析出其积极开朗的性格;也有孩子以简洁线条呈现树木,反映出内心的单纯质朴。这一创新举措,搭建起 “可视化” 了解童心的桥梁,让志愿者能更精准关注孩子心理,为后续持续开展心理关怀提供科学依据,也让孩子们在创作与解读中,更清晰认知自我情绪。
数轴丈量情绪,做自己的“情绪小主人”
学科数学专业志愿者韩梦羽带来“情绪数轴”工具。她引导孩子们在数轴上标注近期事件与对应情绪值,像“+3:和好朋友分享零食”这类充满生活气息的事例,成为情绪标注的素材。孩子们分享讨论时,逐渐学会识别情绪来源,理解情绪波动的正常性。
在志愿者引导下,大家探索积极调适情绪的方法,尝试将情绪 “刻度” 向温暖、积极方向调整。原本因和家人小矛盾标注“-2”的孩子,在交流中领悟到主动沟通的重要性,后续开心地更新情绪值为“+1”。通过数学数轴与心理教育的跨界融合,孩子们掌握了情绪管理技能,迈出做自己情绪“小主人”的关键一步,也让心理教育摆脱枯燥说教,变得直观可操作。
党史“时间链条”排序,协作燃情红色传承
学科历史专业志愿者陈怡则将红色教育与团队协作结合,组织“党史时间链条”卡片排序游戏。孩子们分组协作,辨识党史事件卡片、热烈讨论顺序,在拼接历史脉络中,加深对党史关键事件的记忆。团队积分奖励机制,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大家在沟通合作里,体会集体智慧的力量。
从辨认“南昌起义”“遵义会议”等卡片,到准确排列成完整“时间链”,孩子们不仅收获党史知识,更在协作中感悟革命先辈团结奋斗的精神。红色基因以趣味游戏形式融入童心,让爱党爱国情怀在互动中悄然生长,实现了党史教育从“被动听”到“主动做”的转变,为传承红色文化注入青春活力。
五育融合育新人,心育之花向阳开
此次活动是南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向阳花”志愿服务团探索“五育融合” 的创新实践。团队将心理学知识、人工智能应用、情绪管理技能、党史教育与团队协作训练有机整合,既关注孩子知识增长、能力提升,更着眼心理健康与情感发展。
志愿者们用专业所学,为社区儿童撑起心灵晴空:AI 技术助力心理洞察,情绪数轴培育自我管理,党史游戏厚植家国情怀。这一系列实践,彰显学院培养未来卓越教师的全人教育理念,更体现社会服务担当。教育的温度,在知识传递与心灵滋养中尽显,“向阳花”志愿服务团以实际行动,守护孩子心灵阳光,培育能独立思考、携手同行的时代新人,让社会实践的意义,在赋能儿童成长中熠熠生辉,也为高校学子投身社会服务、践行教育使命,树立生动范例。(通讯员: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