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基层监督体系建设与廉政文化,7月13日,南京审计大学纪检监察学院青濂调研团就“基层特约监察员制度的实效研究”项目赴溧水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当天上午,调研团成员专程前往溧水体育公园,采访了溧水区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区委机关作风建设监督组成员、区武术协会会长黄烈隆,聆听这位老党员、老军人的履职故事。
通过交流,调研团了解到黄烈隆拥有丰富的党政军工作经历。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转业军人,他曾在部队担任营长,转业后在溧水区历任乡镇纪委委员、镇长、党委书记、老干部局局长、区委组织部正处级调研员,并担任过区政协委员。2014年9月,黄烈隆关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建议被立法部门采纳。退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以人民陪审员的身份参与了数百起案件的庭审工作,被《现代快报》记者称为“无袍法官”。
在深入交谈中,调研团成员重点了解了黄烈隆担任特约监察员以来的履职情况。他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溧水区纪委监委在推动特约监察员制度有效运行方面的创新做法。据悉,溧水区通过科学分组,有效整合了特约监察员的监督力量。各小组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参与区纪委监委组织的重大会议和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履行外部监督职责,在提升监督效能、促进作风建设和推动问题解决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获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会反响。这些成效为调研团研究基层特约监察员制度提供了鲜活案例。
临别时,黄烈隆告诫调研团成员,“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无论将来社会怎么变,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为表达感谢,青濂调研团向黄烈隆赠送南京审计大学四十周年纪念笔记本。值得一提的是,黄烈隆的女儿毕业于南京审计学院。
为了深化对基层监督创新实践的调研和理解,当天下午,青濂调研团转赴溧水区委党校清风润溧馆、红色李巷、新四军廉政教育馆等教育基地。在厚重的革命历史与廉政文化熏陶中,团队成员系统学习了党的纪律建设历程,深刻感悟了廉洁奉公的精神内涵。(通讯员:刘灌著、武天浩、蒋培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