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心力行双城记:科技扎根田野间,青春赋能振兴路

2025-07-28 08:07:57 来源:江苏青年网 阅读量:

这个夏天,东南大学 “砼心力行” 实践团分赴郑州与安阳,以 “科技赋能产业、青春助力三农” 为主线,深入企业车间解码龙头引擎,扎根田间地头激活农户动能,用脚步丈量乡情,以实干书写担当。



安阳篇:智慧农技润田畴,数字赋能新农耕

广润坡的高标准农田里,智慧农业的脉络清晰铺展。实践团实地探访的物联网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它让田间传感器捕捉土壤数据,将农业生产从 “靠天吃饭” 推向 “凭数据决策” 的全新阶段。当成员们弯腰体验传统喷药除草时,浸透衣背的汗水与智能灌溉机的精准水雾形成鲜明对比。



离开农田,科技的力量在种业前线持续延伸。某龙头种业公司的智能粮仓中,数百吨小麦在恒温环境下静待转化;基因编辑技术让抗虫玉米的虫蛀率从 35% 骤降至 3%,生动印证 “种子是农业芯片” 的战略价值。在县农业局组织的技术培训会上,转基因玉米的病虫防控优势与密植滴灌的 “水肥药一体化” 技术,让团队直观看到科技对粮食安全的双重守护。农业局长 “科技是工具,选择权在农民” 的辩证观点,更启发青年深入思考技术推广中的人文温度。

田间地头的数字革命同样蓬勃生长。实践团将直播间搬进玉米地,手把手教农户架起手机支架,“家人们看过来” 的吆喝声与订单提示音首次在田间交织交响。30 余位农民从镜头恐惧到流畅带货的蜕变,让智能手机真正成为 “新农具”。这场变革正如局长寄语所期待的 “脚沾泥土,心怀三农”—— 青年学子用汗水浇灌的土地课堂,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最鲜活的智慧力量。

郑州篇:车间锻造产业链,匠心铺就振兴途

全自动流水线上,河南土地的馈赠正经历华丽蜕变。三全食品车间内,本地苜蓿与包菜经精深加工,化身为风靡全国的网红水饺 —— 这背后,是每年 40 万吨河南农产品的稳定 “消化”。实践团实地探访时,解码出产业助农的关键密码:“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让兰考滞销的苜蓿摇身变为爆款馅料,山东包菜借冷链物流实现全年供应,用标准化生产与渠道创新,精准破解了农产品滞销的困局。

与企业党委书记对话间,“质量联盟” 正重塑产业链价值。三全食品通过输出技术标准与管理经验,带动上游合作社与农户提质升级,构建起 “技术赋能→品质跃升→溢价增收” 的良性闭环。在庞大的冷链物流体系前,团队亲眼见证 “从田头到车间” 的高效转身 —— 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采购与冷链配送,已然成为农产品增值的核心支柱。



龙头企业的车间轰鸣,奏响产业振兴的铿锵强音。当深加工让原材料价值倍增,当冷链网络打破时空阻隔,一条融合规模化驱动、标准化提升、品牌化增值的振兴之路愈发清晰。这里没有空泛的概念,只有脚踏实地的解决方案:让土地的产出高效转化为农民的收益,方是可持续的助农正道。

从亲手触摸抗虫玉米的科技力量,到见证滞销农产品变身畅销商品的产业魔法,从田间挥洒的汗水到车间轰鸣的流水线,砼心力行团队用脚步丈量出乡村振兴的多元维度,用智慧解冻土地潜力,以热忱焊接城乡断层,这便是新时代青年最蓬勃的田野答卷。(李肖茹)



热点排行

精彩视频

要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