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宣传学科特色知识,南京师范大学“启明”宣讲团主动加入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爱心暑托班,于栖霞区实验小学(前塘路区)暑期托管班中,精心策划并开设了系列主题课程。2025年7月,从3D打印与VR技术的奇妙体验,到电磁实验台旁的专注探索,再到电力绘本里的惊叹与敬意,宣讲团带来的活动如一串被阳光串起的露珠——每一颗都映照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既装着对世界的好奇,也盛着对他人的共情。这些课程为孩子们打造了充实又有趣的暑期课堂,在拓宽视野的同时,也播撒下探索与敬畏的种子,为暑期时光写下生动注脚,让成长在课堂的每个角落悄悄发芽。
科技世界的奇妙探索
7月16日下午,科技的魅力在课堂上绽放。“启明”宣讲团队员先展示3D打印的小玩具和模型,孩子们惊叹“像魔法变出来的”,纷纷畅想打印机器人、会开花的模型等创意。随后的VR体验让课堂沸腾,孩子们分组玩“动作猜场景”游戏,一组模仿虚拟动作,另一组竞猜,“启明”宣讲团队员趁机讲解动作捕捉原理,还展示了VR在医疗、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从 3D 打印的创意可能到 VR 技术的互动奥秘,孩子们在欢笑中触摸科技。“未来也许你们能设计更棒的 VR 游戏!”老师的鼓励让探索的种子深深扎根,课堂在“学中玩、玩中学”的氛围里圆满落幕。
电磁世界里的科学小发现
7月17日,晨光中的科学教室成了探索乐园。“启明”宣讲团队员用指南针 “总是指向南北” 的特性引入磁场知识,又以 “摩擦起电吸纸片” 实验展现电与磁的奇妙关联。
动手环节里,孩子们化身“小科学家”:观察磁铁靠近时指南针的偏转,认真记录;搭建电磁铁时,小心翼翼连接导线,盯着回形针被铁钉吸起的瞬间欢呼雀跃。“绕的圈数越多,吸的回形针越多!”一个个发现让科学原理变得可触可感。
电力绘本里的敬意与梦想
7月18日,清晨的教室被阳光“接入”温暖的氛围。绘本《天空中的高压线》投影在墙上,30层楼高的电塔、高空作业的线务员,让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当看到线务员在吊篮里稳稳接好电线,大家自发鼓掌——原来日常用电的背后,藏着这样的坚守。
最后的书签创作中,孩子们把敬意画成彩虹电线、“蜘蛛侠” 线务员,背面写下 “叔叔辛苦了”。举起的彩色书签,像一束束小光,呼应着绘本里的 “电力之光”。
三天活动虽主题各异,却共同编织出成长的轨迹:从触摸前沿科技,到解密基础原理,再到感知科学背后的人文温度。栖霞区实验小学(前塘路区)的暑期课堂,正以多元形式陪伴孩子们在好奇与感悟中,收获知识,滋养心灵,让科学的种子在童年里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