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秩寻迹传初心,数商学子踏征程——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抗战胜利80周年红色教育研学实践

2025-08-14 16:44:56 来源:江苏青年网 阅读量: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八秩寻迹传薪队”于7月20日至31日奔赴南京、临沂、大同、阳泉及北京五地,以“线下沉浸+云端联动”创新模式,开展“八秩胜利昭日月·数商学子践初心”2025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此次活动是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行走的“大思政课”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旨在引导青年学子以史为鉴、勇担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一、重走烽火路,厚植家国情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影像资料和场景复原,深刻感悟“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通过观影《南京照相馆》深化历史共鸣。在沂蒙革命纪念馆内,“21.4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拥军支前”的壮举与“最后一口粮当军粮”的誓言,让“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直抵人心。在“沂蒙精神数字馆”,大家借助VR体验纳千层底、集印《精神密码手册》等数字化手段,为传统红色教育注入新活力。团队成员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必将以史为鉴、勇担使命,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图为团队成员走进沂蒙革命纪念馆,浏览在沂蒙战斗过的将帅名录

2025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阳泉市,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团队在山西百团大战纪念馆重温“中流砥柱”的铿锵宣言。狮脑山主战场肃立的刺刀形纪念碑,铭刻着八路军不屈的脊梁;平型关乔沟险峻的悬崖下,“首战告捷”的豪情穿越时空,一封封泛黄家书诉说着“团结一心、敢于胜利”的信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80周年主题展,以3200余件文物全景展现14年浴血征程,成员以青春誓言留言明志。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百团大战战果统计

图为团队成员瞻仰百团大战纪念碑

图为团队成员浏览参与平型关大捷的名将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图为团队成员在纪念馆留言簿写下青春誓言

二、青年新表达,薪火云相传

实践团队创新红色叙事形式:线上发起“纸短情长·山河永念”电子信笺活动,征集80余封致1945年的心声;抖音平台“抗战精神微课青年说”吸引518名团员化身讲师,以短视频、情景剧演绎《平型关的石碑会说话》等主题,实现“青年创造、青年传播”的红色教育闭环。研学结束后,成员返乡累计开展8场爱国主义主题宣讲,覆盖200余人,将爱国心化为报国行。

图为抖音平台“抗战精神微课青年说”作品流量分析

图为“纸短情长·山河永念”电子信笺线上作品征集 优秀作品

三、数据鉴实效,青春担使命

实践期间,团队还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抗战历史的认知情况及对红色教育的需求。问卷调查显示:超90%受访者认可云端学习突破时空限制,85%的受访者肯定“线下+数字”融合模式,80%的人认为微团课与科技互动更契合青年需求,为红色教育创新提供精准指引。

图为实践团发布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此次实践活动以“研学+云端”的创新形式,将实地研学与数字化学习紧密结合,不仅拓展了红色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更让青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厚植家国情怀。通过重温抗战历史,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胜利的来之不易,进一步理解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的深刻内涵。历史未远,使命在肩。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八秩寻迹传薪队”的2025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红色寻根之旅,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精神的升华。新时代青年必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通讯员:胡辰昊) 


热点排行

精彩视频

要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