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硝烟铸丰碑 铁军薪火启新程|长安大学赴安徽江苏“青瑜耀阡陌·星火燃新章”社会实践团队(Day 4)

2025-08-18 09:09:30 来源:江苏青年网 阅读量:

为深植家国情怀、淬炼革命意志,2025年8月15日,长安大学赴安徽江苏“青瑜耀阡陌·星火燃新章”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怀揣无比崇敬之情,奔赴江苏省溧阳市水西村,走进闪耀着不朽光芒的红色圣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及其旧址光裕堂。踏着先辈足迹,聆听烽火回响,青年学子们在这片浸染着热血与信仰的土地上,沉浸式追溯新四军抗战的峥嵘史诗,体悟“铁军精神”的深刻内涵,凝聚矢志报国的磅礴青春力量。

光裕堂内运帷幄:触摸烽火岁月中的领袖韬略

实践团首先踏入司令部旧址光裕堂——一座庄重古朴的清代民居。斑驳的砖墙、厚实的木门、古朴的院落,无声诉说着历史的厚重。这里曾是陈毅元帅、粟裕大将等革命先辈指挥千军万马的“神经中枢”。跟随讲解员沉静的步调,成员们驻足于那间简朴而神圣的作战指挥室。墙上悬挂的巨幅军事地图虽已泛黄,但清晰勾勒出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棋局;桌面保留的文房四宝仿佛刚刚搁笔,空气中似乎仍弥漫着当年决策千里、决胜苏南的凛然之气与紧迫氛围。讲解员深情讲解道:“就在这方寸斗室,首长们胸怀全局,夜以继日研究敌情、制定策略、部署‘反扫荡’,指挥了西塔山反顽战等关键战役,有力震慑了日伪顽势力,成功开辟并巩固了苏南抗日根据地。” 驻足光裕堂“光明与裕泽”的堂号匾额之下,实践团成员深切体认到:这“光明”,正是共产党人追求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理想之光;这“裕泽”,便是新四军铁军不畏牺牲、矢志为民换来的和平丰裕!

旌旗所指斩倭寇:烽火硝烟锻就钢铁之师

跟随讲解员坚毅的目光和饱含深情的讲述,实践团成员置身于记录新四军江南抗战辉煌历程的核心展区。一面面弹痕累累却依然昂首挺立的战旗,无声诉说着铁血荣光;一组组缴获的日军枪械装备,成为侵略者失败命运的反讽注脚。讲解员尤其动情地讲述了“塘马血战”:1941年11月,为掩护江南指挥部机关和主力部队转移,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率部在溧阳塘马村与十倍之敌血战竟日,两位首长身先士卒,血染疆场,用生命诠释了“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铮铮铁骨!一幅幅年轻烈士从容就义的照片、一件件被鲜血浸透的遗物,深深撞击着成员们的心灵。这些可歌可泣的战役,无不闪耀着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敢于亮剑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的革命血性。正是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这支“铁的军队”成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尖刀,令日伪闻风丧胆!

水西村里鱼水情:倾听军民同心铸就的铜墙铁壁

纪念馆展区内通过生动的历史照片、感人肺腑的口述史料以及珍贵的支前实物(如独轮车、棉军鞋、印满补丁的粮袋等),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苏南人民与新四军的血肉联系。“最后一口粮,作的是军粮;最后一块布,缝的是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去上战场!”——讲解员复述的这句当年广为流传的歌谣,让现场成员无不为之动容在“英烈墙”前,上千个闪耀的名字记录着为国捐躯的忠魂。讲解员提到一个感人细节:许多无名烈士的墓前至今仍有当地群众自发祭扫,足见这份情谊穿越时空、永世长存。这深刻印证了:新四军在江南的胜利,本质是人民战争的胜利;铁的意志来源于人民伟力,钢的堡垒铸就于民心向背!

实践凝思:水西淬火 星燃新程

此次水西村之行,是长安大学“青瑜耀阡陌·星火燃新章”社会实践团寻访红色足迹最厚重、最深刻的篇章。在光裕堂斗室间,读懂了何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领袖智勇;在将帅风范前,感悟了何谓赤胆忠诚、矢志不渝的政治本色;在军民情深里,洞见了何谓人民至上、不可战胜的力量源泉!新四军“听党指挥、热爱人民、精忠报国、英勇善战、纪律严明”的“铁军精神”,已深深烙印在青年学子心中。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赴安徽江苏“青瑜耀阡陌·星火燃新章”社会实践团队。


热点排行

精彩视频

要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