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调研“双减”政策背景下暑期托管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路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以托促育,惠泽成长”中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提质增效调研实践团南京小分队,于7月17日下午2点,在鼓楼区建宁路街道工农新村社区南京民生实验小学的两个暑托班同步开展特色课程活动。团队以益智九连环和手工折纸蝴蝶为载体,在丰富孩子们暑期生活的同时,实地观察托管服务实施情况,为后续调研积累实践素材。活动于当日下午4点半顺利结束。
下午1点40分,8名实践队员抵达南京民生实验小学,与社区工作人员、暑托班教师完成对接。南京民生实验小学有高低年级两个暑托班,据此团队队长张百韬将队员们分成两小队,分别负责两个班级。之后,团队队长张百韬向队员们再次确认分工,随后大家分头布置教室:将彩色正方形彩纸分别放置在两个班级里,把九连环整齐摆放在教室的后排课桌上,并提前打开本次暑期特色课程的PPT课件以确保课程能按时进行。
2点整,活动正式开始。高年级班与低年级班的九连环部分同时开展。“大家看这个铜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用它来锻炼思维啦!《红楼梦》里的姑娘们都爱玩呢。”队员荣彩妤手持一枚传统九连环,用故事引入课程。她边演示边讲解:“要解开9个环,得按规律做341次操作,秘诀是——先解后面的环,前面的环是‘助手’哦!”随后,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九连环的解密过程,队员荣彩妤播放了专业的教学视频供学生们学习。视频播放完毕,前排的一个小男孩就举起手:“老师,我试试!”可他摆弄了半天,金属环在杆上打转却总也解不开,急得鼻尖冒汗。荣彩妤蹲下身,握住他的手引导:“你看,先让第一个环穿过柄杆,再把第二个环……对,就是这样!”3分钟后,当第一个环成功滑落时,小男孩兴奋地拍手,脸上充满激动的神色。
图为队员荣彩妤讲解九连环。队员袁植 供图
教室内,队员们按2人一组分管6-8名孩子,既有像荣彩妤这样的“一对一”指导,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九连环的拆解,也有队员师鹏焱组织的“一对多教学”,亦步亦趋地带领学生们探究九连环的奥秘。一时间,孩子们的讨论声、环与杆的碰撞声此起彼伏。
图为队员师鹏焱引导学生拆解九连环。队员袁植 供图
下午3点半,两个班级先后进入了折纸蝴蝶课程部分。队员荣彩妤站在白板屏幕前,手拿一张彩色的折纸,跟着PPT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向学生们展示折纸蝴蝶地详细过程,第一排的一个女孩子拿着蓝色的彩纸,跟着队员荣彩妤的步骤折到“压出蝴蝶身体”时犯了难,手指总把折痕弄歪。荣彩妤轻轻扶正她的手:“慢慢来,像这样捏住中间,轻轻一挤——你看,蝴蝶的肚子出来啦!”。随后,在队员们的帮助下,孩子们的“蝴蝶”渐渐成形:有的给翅膀画上斑点,有的用笑脸装饰……
在4点20左右时,两个班级都进行了成果展示。第一排的那个女孩子在完美地完成了一只蓝色纸蝴蝶后,主动教另一个年龄小的女孩子和一个男孩子折纸蝴蝶,分享自己折纸蝴蝶的经验。三个年龄不同的孩子在一起研究的样子,被队员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图为学生们一起折纸蝴蝶。队员张百韬 供图
活动结束后,两队汇总观察记录:高年级更关注课程难度挑战,低年级则侧重互动趣味性,这为后续分析不同年龄段托管需求提供了依据。“分班级教学让我们看到,托管服务提质不仅要丰富内容,更要精准适配学情。” 团队负责人张百韬总结道。据悉,实践团队接下来还将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持续探究暑期托管服务的提质路径。
(南京师范大学 龙诗怡 张泽峰 张百韬 师鹏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