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学院“风禾尽起,数治乡村”实践团泾河村活动

2025-07-07 14:40:33 来源:江苏青年网 阅读量:

为探索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创新路径并丰富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地方实践样本,2025年7月4日,苏州城市学院“风禾尽起,数治乡村”实践团队深入苏州昆山市玉山镇泾河村进行参观、学习和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等形式,探索该村在现代化治理中的典型经验与发展路径。

党建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团队成员首站来到泾河村党群服务中心,据村党工作人员介绍,泾河村通过“党建+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将全村划分为多个微网格,由党员带头参与环境整治、邻里矛盾调节、“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等工作,注重发挥以农民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该村还设立了民法典长廊,加大对村民的普法力度,推动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村民的事村民商量着办,这种透明化机制让人印象深刻。”团队成员胡亦佳感慨道。

智慧赋能——科技让乡村更高效

在泾河村智慧社区指挥中心,大屏幕实时显示着河道水质、垃圾分类点监控等数据。工作人员还演示了“昆山市民APP”的村级应用场景,村民可在线查询社保、进行设备、网络、电路报修等,还能参与“积分制”文明家庭评比。团队成员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乡村治理的 情况和改善后的变化与村民进行交流,了解到泾河村优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的提高、办事效率的提升,切实将泾河村打造成为了和美宜居村庄。

产居融合——从“打工经济”到可持续增收

调研过程中,团队走访了村内由旧厂房改造的小型产业园,发现这里已经引入跨境电商仓储、自动化零部件加工等新业态,正在持续推动村域内产业聚集和高质量转型。此外,泾河村逐渐发展起来了资产参股型集体经济,探索出了村级资产“资本化运作”模式,用好市场化融资的手段,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村民收入持续增长,打造宜业村庄。

本次实践过程中,团队指导老师王倩指出:“泾河村的实践表明,目前乡村现代化治理需要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与产业活力的三重驱动。它的经验也为长三角地区乡村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团队成员们也增强了对新时代农村发展的认知,深刻感受到了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乡村治理的高效化和规范化,期望通过泾河村的优秀案例,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提供鲜活案例,培养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激发更多青年投身乡村事业的发展。(通讯员:张琪蕊 徐馨怡)


热点排行

精彩视频

要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