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成为社会关注焦点。非遗技艺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其传承需要青年力量注入与创新思维加持。为探索非遗技艺的传承路径与创新模式,7月4日,扬州大学商学院“漆彩扬州 匠心致远”好地方非遗人文资源育人实践团队走进扬州漆器厂,开展实践调研,以青年视角探索...
2025年6月30日至7月3日,江南大学商学院“志青春·与国同行”金腊富民调研团深入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开展了为期4天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通过实地探访基地、示范点、政府部门、企业和村落,解码当地以非遗腊味产业为核心、“农旅 + 文旅” 融合为路径,实现村集体与村民、企业与乡村、城镇与农村之间的共富密码,探寻乡...
常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古迹丰富,古村落、古街巷分布众多。为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文化内涵,探索乡村建筑振兴路径,2025年6月29日上午9时,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5延陵匠作传统村落工作营”团队前往南宅村、南桥村、漕桥村探寻古村秘境。南宅南宅村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北部,由原南宅村和原南琦村优化合并而成,20...
6月6日清晨,阳光温煦,华祠小学校园里,一群大学生志愿者正半蹲着身子,为刚梳好辫子的小女孩们系上鲜艳的头绳。一个小女孩悄悄攥住志愿者李婷的衣角,低声说:“姐姐,你的头发真好看,香香的。”李婷鼻尖一酸,轻柔地抱了抱她——这温暖瞬间,正是大学生志愿者们为当地留守女童送去关爱的日常缩影。此次关爱活动由我校护茧成蝶精心策划组织...
6月7日上午,2025年高考在大雨中拉开帷幕。为助力莘莘学子无畏风雨、圆梦今夏,营造安全、便捷、舒心的应考环境,常州市天宁区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靠前服务,组织引导党员志愿服务队下沉一线,全方位、多举措开展志愿服务护航高考行动。全区累计设置13个“爱心护考点”,200余名志愿者为考生及家长提供服务保障。一句句鼓励、一个个...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国家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提升居民绿色安全出行水平,赋能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驱绿野千里,智绘乡村万家” 实践团队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调研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主要聚焦新能源汽车在乡村地区的推广应用现状及问题,以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
近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记”非遗实践团再组2.0小分队,在去年纸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前往浙江省湖州市继续探索“笔墨纸砚”中的笔文化。 湖笔,产于湖州市善琏镇,是“文房四宝”之首,被誉为笔中之冠,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践团成员们走进中国湖笔博物馆、湖笔文化馆等非遗场馆,探索湖笔的历史渊源、...
大国工匠心,南航实践行。为大力弘扬和践行“大国工匠精神”,2024年暑假期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情访匠心社会实践团,前往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江苏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与“大国工匠”面对面深度交流,亲身感受了大国工匠们的辛勤付出与卓越成就,共同见证了大国工程建设的辉煌篇...
“科普助力成长,科技筑梦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协调发展,7月15日至18日,“探究物理奥秘,启迪科学智慧”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西岗社区、仙林湖社区、秦虹街道,向小朋友们科普物理知识,为社区的小朋友们带来一场科学盛宴。实践团队由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志愿者们组成,他们怀揣...
为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绿野仙踪,新能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团从针对省内不同社区民众最关心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着手,在今年七月、八月走进江苏射阳港发电厂、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污水处理厂、南通国电投新能源企业开展调研和暑期实践活动,感受节能降碳工作力度,...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须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聚焦于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建设及治理水平,通过科技与改革双重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在此背景下,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数智助农,文化铸魂”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秉持学院“厚生”文化内核,深入多地乡村基层开展实地调查研究...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须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聚焦于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建设及治理水平,通过科技与改革双重动力,推动乡村全面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2024年7月18日至7月19日,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生走进乡村亲身体验乡村振兴带来的蓬勃发展之势,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7月9日,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心系乡村,青春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