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以来,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牵头抓总、学生党支部与分团委联合落实、党员先锋带头,引领以受资助团员大学生为主体的“芯光前行”志愿服务队,深入淮安市淮阴特殊教育学校,已开展了15天的“青春筑梦护童行・七色赋能助成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党建引领、团建聚力、资助暖心”为总基调,将“彩虹七色”对应爱国主义(红)、情感认知(橙)等七大能力维度,构建阶梯式成长体系,用专业服务与赤诚爱心为特需儿童搭建成长桥梁,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传承,让资助温暖在行动中传递。
红星篇:红色课堂里的初心传承(党建引领・红色育人)
“同学们,这面红旗背后是无数先烈的热血……”志愿服务队队长、入党积极分子徐品格手持党史绘本,带领孩子们走进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活动中,党总支精心筛选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孩子们观看动画片《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在党员志愿者手把手指导下开展荣耀红旗绘画、传统漆扇制作等活动。孩子们用红色勾勒红旗轮廓,用金色描绘五角星,稚嫩笔触下的爱国情怀,在党员先锋的引领中悄然生根。分团委同步发起“红色故事我来讲”微活动,团员志愿者轮流讲述革命小故事,让红色基因在“党建带团建”的联动中代代传。
橙心篇:情感桥梁上的青春担当(团建聚力・共情成长)
“纸飞机要写上心里话哦!”入党积极分子、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荣瑞正引导孩子们参与情感互动。活动以团组织“青春暖流”项目为载体,通过放飞心愿纸飞机、红色童谣唱跳课、手绘情绪面具等形式,帮助孩子们认知情绪、建立情感联结。作为受资助学生,荣瑞格外珍惜服务机会:“国家资助让我安心求学,现在能握紧孩子们的手传递温暖,这是团员的责任,更是对资助的感恩回应。”孩子们紧握的双手,成为党建引领下团员青年服务群众的生动注脚。
黄星篇:安全课堂里的先锋身影(党员带头・守护成长)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陌生人给的糖果不能要!”曾获校级助学金、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入党积极分子郭翼龙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牵头设计安全课程体系。学生党支部全程指导课程开发,党员志愿者运用卡片、动画、情景模拟等多元形式,将生活常识与安全知识融入互动教学。课堂上,团员志愿者们分组答疑,用耐心与专业帮孩子们筑牢安全防线,让“安全守护”成为党建育人的实践课堂。
绿动篇:康复乐园里的活力传递(资助暖心・快乐疗愈)
“加油!把球滚到终点!”受国家助学金资助的团员志愿者们化身“游戏导师”,带领孩子们开展“滚球大冒险”“赶鸡大作战”等趣味康复活动。这些由分团委审议优化的游戏方案,既注重提升孩子们的协调性,又通过团队协作培养社会认知能力。看着孩子们在笑声中奔跑,团员志愿者、建档立卡受助学生李兆缘感慨:“曾经我被温暖照亮,现在要用行动让这份温暖延续,这是资助教会我的责任。”
蓝芯篇:科技世界里的破壁力量(专业赋能・科创启蒙)
蓝色象征科技与希望,党员志愿者与受资助团员组成“科创导师团”,带着电子益智玩具和无人机走进课堂。听障儿童小林在志愿者指导下组装完电子小台灯后,又兴奋地体验无人机飞行,用手语反复比划“喜欢”。“第一次感受到科技能打破沟通壁垒!”受助学生、团员志愿者小魏眼眶微红,“国家资助让我有机会学专业,现在能用技术带给孩子们快乐,这种成就感无可替代。”学生党支部还联动教工第二党支部,聘请专业教师开发科普课件,让科技启蒙成为“党建+专业”的特色实践。
靛彩篇:生活实践里的成长蜕变(家校联动・能力提升)
“阿姨,我要买这支铅笔!”在模拟超市里,脑瘫儿童小韩正尝试独立结账。这一由学生党支部倡议开展的生活技能实践活动,通过情境模拟、社交绘本互动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货币应用与社交规则。数据显示,80%的儿童能独立完成简单交易。临别时,小韩攥着受助志愿者的手追问“明天还来吗”,稚嫩的依恋让在场党员、团员深刻体会到“服务为民”的分量。
紫艺篇:创意工坊里的自信绽放(美育浸润・情感表达)
“这是送给妈妈的郁金香!”自闭症儿童小宇举着亲手制作的扭扭棒花束,清晰说出心里话。这一由分团委策划的艺术活动,将红色元素融入手工创作,孩子们在捏制红色地标黏土、绘制手掌画的过程中,提升创造力与表达力。受助团员志愿者小王全程陪伴:“从受助到助人,我在孩子们的笑容里读懂了‘感恩’的真正含义,这是资助育人最好的答卷。”
延伸关爱:家校社联动的温暖续航(党建牵头・资助接力)
活动后期,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联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双方分团委,组织“芯光前行”志愿服务队与“AI筑梦特教”先锋队志愿者深入7个特需儿童家庭开展走访。党员教师带队调研,团员志愿者送上学院筹措的“爱心资助包”(内含学习用品、生活物资),实现 “校园关爱”向“家庭帮扶”延伸。“谢谢你们送来的轮椅防滑垫,太实用了!”脑瘫儿童母亲李女士哽咽道谢。曾获国家助学金的团员志愿者魏菘江同学说:“把资助的温暖传递下去,就是对这份善意最好的回报。”此举构建起“党建引领、团建落实、资助托底”的“校园—家庭—社会”长效协同支持网络。
此次“三下乡”活动,是电子工程学院“党建带团建、资助促育人”的生动实践。党组织的引领为活动定向领航,团组织的聚力让青春力量充分涌流,受资助志愿者们则用行动诠释“受助思源、助人思进”的成长蜕变。未来,电子工程学院将深化党建联建与团建协作,整合志愿服务与资助资源,让红色引领更鲜明、青春力量更澎湃、关爱服务更长效,为特殊教育事业注入持续动能。
通讯员 徐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