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号召,2025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碧水沪江,绿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先后走进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与梅山钢铁工业文化旅游区,开展实地调研与交流活动,在行走中感受生态变迁,于探访中理解绿色发展内涵。
7月12日,实践团首站前往中国绿化博览园,通过湿地观察、水体记录与植被调查,详细了解南京在城市绿化、水环境治理及生态科普方面的积极探索。成员们手持记录本与相机,在烈日下行走于江畔绿道,观察长江水质变化、滨水植物配置与园区生态展示,感受“绿水青山”背后精细化生态治理的努力。

(团队在“绿博园”石碑前合影)
团队成员表示,绿博园的生态景观不仅体现了南京城市绿化水平的提升,也展现了生态文明理念向公众生活的深入渗透。“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绿意,用行动传播绿色”,成为每位成员的共同感悟。

(全体成员合影)
7月15日,实践团又走进位于雨花台区的梅山钢铁工业文化旅游区,围绕“滨江工业生态走廊”的生态转型展开专题调研。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梅钢在保留工业记忆的同时,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实践团参观了钢铁工业发展陈列馆与生态文明保护展馆,系统了解梅钢从传统高耗能产业向绿色制造的跨越历程。

(梅山钢铁工业文化旅游区生态保护展馆)

(团队成员参观梅山钢铁工业文化旅游区)

(团队成员参观工业发展历程)
通过走访与访谈,成员们总结出“滨江工业生态走廊”在“双碳”目标推进中的三大路径:一是绿色改造老旧工业区,降低碳排放;二是强化沿江生态带保护,提升碳汇能力;三是融合工业文化与生态教育,激发公众绿色意识。“生态走廊不是简单的景观带,而是一个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成员在交流中表示,梅钢的转型实践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滨江工业生态长廊的双碳发展目标)
此次调研让团队成员实地感受到自然与城市交织的生态变化,也直观了解了绿色发展与工业转型的实际成果。大家表示,这次实践是一次生动的学习机会,今后将继续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环保,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绿色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碧水沪江,绿心筑梦”团队也将持续开展相关活动,走进更多生态场所,传递绿色理念,讲好生态文明故事。
图|王一涵 文|殷泽宇、王诗萌